很多人觉得超市里的猪肉比菜市场便宜,这不假。但便宜归便宜,总有人好奇,这肉到底怎么来的?是不是有什么猫腻?我在这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见过不少同行挤破了头想压低成本,也碰到过一些奇奇怪怪的供应商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,超市猪肉便宜背后的门道,也算是揭开一些常见的误解。
首先得明白,支撑超市猪肉价格的重要因素,是其背后强大的规模化养殖链条。你别看超市里猪肉摆得琳琅满目,这背后得有多少头猪才能供应上来?一家大型连锁超市,一天可能就要消耗好几百头甚至上千头猪。如果都是靠零散的小养殖户,一是供货不稳定,二是品控难以保证。所以,超市通常会选择与大型、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合作。这些企业有自己的育种、饲料、养殖、屠宰一条龙体系,从源头上就控制了成本。
你想啊,一个大养殖场,几千头几万头猪一起养,那饲料采购量就非常大,能拿到更低的采购价。人工、兽药、防疫等固定成本分摊到每头猪身上,也比小户要少。而且,它们有专业的兽医团队,疾病防控做得好,死亡率也低。这种集约化的管理,就像汽车生产线一样,效率高,成本自然就下来了。
我有个朋友,自己在家养了几头猪,成本算下来比超市的零售价高多了。他说光是买饲料,小批量买就比大户贵不少,还有那些防疫打疫苗的钱,一样都不能少。所以,当你看到超市里那种整扇猪肉,背后是一个庞大而高效的生产机器在运转。
除了养殖,屠宰环节也很关键。大型养殖企业往往配套有自己的现代化屠宰厂,或者和规模化的屠宰场有长期合作。这些屠宰场自动化程度高,分割、包装效率也高。相比之下,一些菜市场的肉,可能是由不同的小屠宰点提供的,甚至是当天凌晨才屠宰,然后迅速送到各个摊位。
超市采购的猪肉,从屠宰到配送,基本都是在冷链环境下进行的。所谓冷链,就是从屠宰、分割、包装,到运输、储存,全程都保持在一定的低温状态。这不仅能保证肉的新鲜度和卫生,更能减少损耗。我们知道,肉类在常温下很容易滋生细菌,变质也快。冷链的投入虽然大,但能够极大地延长产品的货架期,降低因变质造成的损失。这部分成本的降低,最终也会体现在价格上。
我曾经碰到过一个情况,某个超市促销猪肉,价格低得有点离谱。后来了解到,是他们和一家大型屠宰厂谈了一个协议,直接按大宗采购价拿货,而且是当天屠宰当天配送到门店。虽然配送成本不低,但总体算下来,比那些小供应商要划算得多。
超市之所以能把猪肉价格做得很有竞争力,跟它们的营销策略也分不开。猪肉作为居民日常消费的必需品,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商品,往往被超市当作“引流款”。在某些时段,比如周末或者节假日前,超市会推出力度很大的猪肉促销活动,即使毛利很低,甚至不赚钱,也要把人流量吸引过来,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。
还有就是库存管理。超市的商品种类繁多,猪肉的库存管理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。它们会根据销售数据、季节变化、甚至天气预报来预测猪肉的需求量,尽量做到精准采购,减少积压。万一有积压,也会通过打折等方式快速清掉,避免长时间储存导致的新鲜度下降和额外的仓储成本。
我见过有些超市,为了保证猪肉的新鲜度,宁可多进几次小批量,也不一次性大量进货。这样一来,虽然单次进货的运输成本会高一点,但总体上风险和损耗都控制住了。而且,像一些稍微边角一点的部位,比如猪后腿肉、猪肩肉,本身价格就比里脊肉、五花肉要低,超市也会组合销售,让消费者觉得整体价格都很实惠。
当然,说到底,消费者对“便宜”的认知,也常常是一个主观感受。有时候,超市的猪肉虽然便宜,但在部位选择上可能不那么全。菜市场的猪肉,你可以自己挑,甚至让摊主给你分割成各种你想要的形状。而超市的猪肉,大多是已经分割好的,比如猪后腿肉、前腿肉、五花肉等,明码标价,方便快捷。
而且,超市的猪肉,尤其是那些冷鲜肉、精装肉,包装上会写明产地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信息。这种规范化、透明化的信息,让消费者感觉更放心。虽然菜市场摊主也会告诉你肉是哪里来的,但毕竟不如标准化包装来得直观。所以,有时候你觉得超市便宜,也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更便捷、更透明的消费体验。
我有个邻居,以前总觉得菜市场买的肉更新鲜,但每次去超市看到那些价格,又觉得划算。后来他发现,超市的肉虽然看着“标准化”了点,但仔细比较一下,同等部位、同等重量,超市确实是要便宜个几块钱。他说,省下来的钱,够买两斤蔬菜了。
最后,不得不提的是超市强大的供应链议价能力。它们是大型的采购商,手里握着巨大的采购量。这意味着在和供应商谈判时,它们有着天然的优势。就像你买东西,买得越多,越容易拿到折扣。超市和养殖企业、屠宰场谈价格,就是一种大宗采购的议价过程。
一家大型连锁超市,每年采购的生猪数量可能是几万头甚至几十万头。这么大的体量,可以让它们直接和养殖厂谈,绕过中间环节,或者拿到比小采购商更好的价格。这种议价能力,是超市能够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,把猪肉价格做得比很多个体户更低的关键。
我们公司早期也尝试过给超市供货,那时候还在摸索阶段,量没上来,价格就被压得很厉害。后来,看到一些大型养殖企业,他们能给出非常稳定的价格和充足的货源,超市自然就倾向于他们了。这就像一个生态系统,只有达到一定规模,才能在这个链条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更低的成本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